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数智素养,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,并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,我院于4月19日9:30在雁塔校区会议中心第四会议室举办“博雅讲坛”(第七期)。上海交通大学“课程平台与数据室”副主任,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创始人苏永康教授作了题为“人工智能赋能混合式教学创新”的学术报告。我校教务处处长时保宏教授以及我院部分教师代表参会。

2024年3月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《中国高等教育》发文,提出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在育人理念、办学理念、教学模式、学习范式、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,塑造“智能+”高等教育新生态。基于此,苏教授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改革突破,混合式教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天然发生的,未来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将是教育的“新常态”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,AI+教育的弊端及对策需要我们加强思考和主动应对。目前,生成式AI赋能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智慧教育的最新路径。培养重心要从“学知识”向“强能力”转变,教学要从“师生交互”向“师/生/机”深度交互转变,学生要从“被动学习”向“自主学习”转变。
苏教授认为智慧课程体系的内涵在变革中日益清晰,其核心架构凝练为五大支柱:以人本理念为价值基石,深度耦合生成式AI技术赋能教学全环节,创新“线上-线下-虚实融合”的深度学习设计,依托智慧教室构建多模态交互场景,最终塑造教师-学生-AI协同进化的教育共同体。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,苏教授呼吁教育工作者应以创新者姿态拥抱技术变革,在人机协同育人新范式中主动探寻AI赋能的育人可能,于教育范式转型期开辟发展新境界。

讲座结束后,参会教师向苏永康教授请教了课程建设以及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宏观、微观问题,现场互动热烈。苏教授和时处长还对我院教师团队的创新报告进行了磨课,提出了宝贵意见。最后,时处长对苏教授的报告进行了总结,他指出苏教授的报告不仅阐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,还分享了当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经验和策略,我校也在积极推进智慧教学,建设一批智慧课程。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增加AI的应用,并不断改进和优化,做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提高教学质量。
[专家简介]
苏永康,教授,上海交通大学“课程平台与数据室”副主任,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创始人,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上海培训中心主任,2019-2021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秘书长。美国密西根大学及普渡大学访问学者。教学创新大赛及混合式大赛评审专家及培育专家,长期从事一流课程建设与培育指导、各类教学创新大赛教师培育、混合式教学全流程工作坊指导、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及在线课程设计等研究与实践,培育出多门国家级、省级一流课程以及教创赛国奖。对“MOOC-Inside”混合式教学及一流课程建设有深刻的理解,承担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,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及省级教学成果奖各一项。(文:王红;图:张红 武绒;审核:陈武)